互聯網所催生的新一輪產業革命,移動App不斷地連接著“人”,創造了一個個基于人的應用場景;物聯網傳感器在不斷地連接著“物”,也在創造一個個基于物的應用場景。在這樣一個連接的時代誕生的微信,它不僅成為我們連接人的日常溝通交流的工具,也已經成為了中國整個社會的信息基礎設施。在國內,由于微信在實時地連接每一個人,它已經成為一個較強大的入口。
小程序提供了一個框架,微信稱之為mina,這個框架主要分兩個層面,視圖層和邏輯層??蚣艿暮诵氖且粋€響應的數據綁定系統。WXML 中的動態數據均來自對應 Page 的 data,這個數據綁定是單向的,只有數據發生變化,視圖才會做出相應的調整。這種模式,讓開發者專注于事件處理上,改變對象狀態,實現視圖更新。
為了方便以及限制開發者開發,微信自己定義了一系列的基礎組件,就是視圖層的組成單元(表單組件,媒體組件,導航等),組件自帶一些功能與微信風格的樣式,類似html標簽。微信還提供了很多原生的微信api,用來調用微信內部提供的功能,以及一個小程序微信開發者工具。小程序在運營上的優勢在于微信用戶量大,適合推廣,某些功能單一的APP可以在小程序中實現,不用再下載APP。開發者不用考慮平臺,開發成本低。但同時不適合開發邏輯復雜界面豐富的程序,受到框架限制,隨意性小,無法滿足所有功能。
微信小程序一提出,立即將微信開發的熱度再次推向了一個新高峰。圍繞小程序的創業者、開發者、第三方平臺都在使出渾身解數試水小程序,希望再次搭乘微信的人口紅利,獲得一桶金。在大家的熱涌下,一批批優秀的小程序應用開始涌現。作為首批出現在市場的先行者,他們的研發經驗及對小程序的認識與探索對后來者具有寶貴的借鑒作用。